首页 > 资讯 > 行业

国务院金融工作报告:突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2022/11/04 09:23      城市新语 钟文 郑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确定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包括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12个城市。

  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增强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城市新语梳理发现,包括杭州、武汉、成都、合肥、广州、深圳等6城,以综合性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成为其中的城市代表,而宁德、南通、潍坊、株洲、包头以及齐齐哈尔6城,更多的是以某一产业的集中集聚发展,成为试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城市新语认为,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发力点。虽经济实力、城市名气各不相同,但作为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入围城市不仅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量关键配套企业,且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在畅通经济循环“大动脉”上具有重要作用。

  这也就给其他城市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提供了不同的示范道路。

  01

  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试点城市要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平台、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

640 (1).png

  图据工信部网站

  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12个试点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集群化特征明显,已经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量关键配套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行业影响力。通过试点,探索形成“遴选试点—加强指导—资源倾斜—滚动评估—持续优化—推广应用”的工作推进模式,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标杆,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工信部将与相关省市加强协同,在供需对接、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推广。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确立杭州等12城为首批试点,涵盖了东中西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他们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都属于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集群化发展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的城市。在产业顶层设计、产业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具备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中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更高效、更有利于示范推广方法和路径的有利条件。”

  02

  在公布的名单中,可以明显看出,包括杭州、武汉、成都、合肥、广州、深圳等6城,更偏重多个产业集聚聚合发展,与其余6城的试点途径明显不同。

  以成都为例。

  早在去年12月,成都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建圈强链”,以“链长制”全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确定了12个产业生态圈、20个重点产业链。

  当地媒体称:在分析所选择的产业链时,既有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1220亿元、位居全国第5的集成电路,也有产业规模约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业内专家对此分析称,确定的这20个产业,既包括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支撑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等;也包括着眼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工业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尽管目前产值规模均不算大,“但未来发展可期”。

  目前,成都已经形成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8个千亿产业集群。在公布的《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将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紧紧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引聚新型网络核心芯片与部件创新研发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域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顶尖科技创新团队1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2个。

  而武汉,除了此次工信部的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外,还有商务部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从目前的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正聚焦聚力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并建立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供应链体系。

  以光通信领域来说,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拥有重要战略地位,从“产业最完整”到“产业链自主可控”,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3%和10%,国内市场占有率都已过半。以光通信为例,涵盖上游光纤光缆、中游光器件及光模块、下游光系统设备,生产资料、关键器件实现自主可控,串起完整产业链。

  再看广州。

  为打造重点产业链群,广州印发《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以市领导为“链长”和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链长制”,省市垂直链群共建21个重点产业,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三个集群成为全国重点集群培育对象,全市产业链引领示范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广州正在以“链长制”为抓手推进链群共建,21个产业链的“1+X”政策体系已经初步构建。

  杭州同样如此。今年以来,杭州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及系列政策举措接连推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提出“加快打造2万亿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和智慧制造万亿产业生态圈,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建设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五大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药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

  03

  相比之下,宁德、南通、潍坊、株洲、包头以及齐齐哈尔6城,更多的是以某一产业的集中集聚发展,成为试点:

  南通的船舶海工,宁德的锂电新能源,潍坊的动力装备,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包头的稀土,齐齐哈尔的装备制造……

  宁德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开数据显示,宁德已初步形成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和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为龙头,覆盖核心材料、电池构件、智能制造装备等三大类配套项目以及服务型制造等产业延伸新业态,逐步形成“核心材料—设备制造—电池生产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汽车生产锂电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生态,拥有全球领先地位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电池总产能合计超300GWh,产业布局总产能500GWh。2021年,锂电产业链规上企业41家,完成产值1580亿元、增加值增长92.1%;两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合计产值1384亿元,产值现价增长97.7%;CATL产值990亿元,产值现价增长151.3%;新能源科技产值394亿元,产值现价增长28.8%。

  再看南通。南通的产业地标则是船舶海工。拥有中远海运川崎、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型装备等龙头企业,在船舶配套设备领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讯导航等具有一定优势;在海工装备配套领域,自升式平台抬升系统、系泊系统、动力定位等关键设备取得突破,船舶海工集群已进入全国第三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中国首制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全国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等“国之大器”先后从南通驶出。

  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更是在全球范围享有盛名,已形成国内最完备的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体系,打造了全球首个突破千亿规模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目前,株洲形成整车核心零部件配套设施及服务集群发展格局,产品覆盖整个轨道交通装备所有领域,轨道交通产业链本地配套率已达到80%以上,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总规模达到450多亿元,增速超过10%。

  此外,包头的稀土产业,已经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批关键配套企业,推动了永磁、储氢、抛光、催化等功能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在航天航空、磁制冷、永磁电机、储氢电池、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由不足40%提高至约80%,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齐齐哈尔则围绕冶金装备、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目前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已经形成,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装备制造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小贴士】

Z7WRJ[~XZMGW7N6}JVQLJUG.jpg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