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快讯

新零售的产品逻辑:你做对了吗?

2018/05/02 20:07      创头条 赵博思  


  在创头条此前的问诊创业里,我都是针对具体的创业案例应用于我的基本分析框架,即基于(积极)人性的模式、品控、校正。实际上,这一套分析框架是抽象出来的,具体应用的时候,都要在具有行业背景下进行。今天我们试着梳理一下新零售的行业核心。

  同为零售,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不一样。

  例如,京东的产品逻辑是:正品、供应链和用户体验。同样的正品商品,在出厂价(约等于)相同的前提下,如何才能价格最低?答案是扩大消费量、压缩供应链成本。而价格最低又有利于扩大消费量,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这几个要素相辅相成,因此京东就彻底改造了供应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供应链的末端是快递,自家快递是确保用户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此举又会进一步促进销量,带来整个系统的正循环。

  再来看看阿里淘宝。淘宝的产品逻辑是:流量、平台和安全。淘宝是双边交易Marketplace,必须要卖家和买家都齐聚淘宝,才能开市。所以,获取流量是淘宝的重中之重。如果你研究阿里最近几年的系列收购,就会发现阿里都是围绕流量和导流来的。无论是优酷土豆还是新浪微博,无论是高德地图还是饿了么,阿里希望能够在各种流量的入口都有布局,防止流量旁落。流量把买卖双方都聚拢到一起了,那么大家都会在逛淘宝的时候买点啥或者卖点啥。交易的前提就成立了。

  但这交易也未必能够顺利完成。电商早期,“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八大恶棍充斥,不断破坏人们的购买体验,如何让人们能够顺利交易呢?阿里用了多个妙计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创造性的引入了支付宝。增加了一个中间层,把买卖双方的顾虑一起打消;其次,推出了评价体系。一个好评对于购买者来说,非常关键,也就成为卖家转变态度的关键点;最后是皇冠等销量体系,让激励向着多赢的方向进步。阿里在安全方面的改善,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平台化则是Marketplace的护城河。第一个达成全平台的企业,将会逐步弱化掉其他竞争对手。“万能的淘宝”不仅精明的展示着淘宝在平台化方面的统治力,而且也是告诉淘宝自己要做的努力方向。

  分析后大家会发现,淘宝是纯电商体系,对于线下重视程度不够。最近这几年,阿里也反应迅速,无论是菜鸟物流还是新零售方面的布局,都在补齐这一短板。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赵博思对于新零售产品核心的看法。新零售目前来看,更倾向于社区零售,是有别于当下电商和传统商场的全新模式。也因此,新零售产品的核心点也有所不同。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以下三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1、成本。

  成本是零售业的核心,在新零售领域尤其如此。但和传统的供应链优化不同,因为渗透到各个社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降低相关成本——无论是租金还是供应链,无论是物流还是配送,无论是密度还是规模,无论是采购量还是成本价,无论是售价还是客单价,无论是前置仓还是自提点……如何能够规模性的降低成本提高成交价,这是新零售值得关注的核心点。目前无人货架看起来能够降低店租和人员费用,但是货损率以及每天专人上货等情况,使之当下成本落后于社区便利店。

  2、效率。

  品牌和推广,中间环节的调整与优化,商品周转率,反向驱动的供应链匹配,互联网方式把长尾提速……目前在所有的新零售尝试里,在效率这一块都不够擅长。在公司里的无人货架,远远不如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更有价值。因此,如果有创业者能够帮助夫妻店赋能,提高便利店的效率而非自建新模式,或许能取得一定的突破口。

  3、用户体验。

  无人货架看起来节约了人力成本,但也降低了用户体验。而未来人们的体验尤其是新零售的体验,价格或者自助都不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我看来,新零售的体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便捷便利、新鲜酷炫、更亲密的社区化、独特品类或者按需定制的品类、更年轻的服务、自有品牌、随时交易等等。

  在这三个关键点上,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分析,然后根据模式品控校正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分析新零售的发展。当然,这个框架可以帮我们进行判断,但是如何做得更好,需要我们根据用户的真问题,不断的探索和优化,通过正向设计的方式持续推进。随着阿里、腾讯和京东以及众多创业者的持续探索,终归会有人解决其中各种逻辑问题,找出一个优秀的答案。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