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

社群平台化:链接用户,让效果用数据说话

2019/09/11 16:20      中国商业期刊   


  社群决定未来空间大小

1.jpg

  私域化流量决定赚钱多少

  天凉了。

  出门要把裤子穿好。

  这是一句实话,也富有诗意的想象空间。

  可这个时代火热,总有一些概念与事情,让许多人跑的连底裤都顾不上穿,或者说跑的把底裤都漏掉了。

  社群经济的概念越来越热,私域化流量的概念也已热炒出炉。

  你看吧,满屏的社群,入眼的皆私域化流量……

  做微商的、社交电商的、新零售的、自媒体的……连大街上被城管撵着跑卖水果、卖豆腐的,都在谈论社群和私域化流量。

  前几天我去理个发,结果:“大哥,加个微信,我们有顾客专属的社群……”

  出门左转,大爷大妈们正在认真地加广场舞群!

  互联网时代,焦虑,或者说都想追逐新风口,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本能。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这个时代最励志的诅咒。

  坐而论道的很多,造概念说概念的很多……

  这是我们一直摒弃和反对的。

  我们决定,就社群经济、私域化流量,找真正的行动派、实战派来对话。

  实践出真知。

  我们欢迎你加入、讨论。

  在做这一期选题时,我们对社群、私域化流量的相关各类平台做了验证、甄别和体验。

  然后,我们选择的是对话商蜜联合创始人、中商新时代国际智库有限公司CEO艾勇。

119062750500.jpg

  社群平台化:链接用户,让效果用数据说话

  ——对话商蜜联合创始人  中商新时代国际智库有限公司CEO艾勇

  别人的社群是社群

  你的社群只是群!

  中国商人:现在社群的概念很热,但是有一个核心问题其实很重要,就是什么样的社群是真正意义上的社群?

  艾勇:社群确实是个新概念,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概念,之前的往往以社区等方式展示于人。

  我查过百科,关于社群是这么说的:

  社群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

  这说的是什么?这个定义把我自己弄糊涂了,看了半天,好像明白了,好像又还是有太多不明白。

  我理解,社群、社群,具有社交链接功能,一批有某方面共同愿景诉求、能良性互动、有价值加载的成员群体聚集载体才能叫社群。

  现在许多人把自己的好友拉在一起,或通过好友拉好友的方式,建了个微信群,自己在里面经常活跃一下气氛,发个文章链接、或者发个红包,热闹一下,然后就认为自己做的是社群,然后就谋划着在群里面发广告,想收钱收到手软。

  想的很好。

  但这不叫社群,这只是个群而已。

  这和白马不是马,你大爷不一定是你大爷的道理一样。

  这样的所谓社群,最后是什么结果?要么是各种广告的天下,群里面发广告的人自嗨,其他成员作壁上观,甚至直接屏蔽群消息。

  大部分人不删除退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把别人当鱼养的时候,别人其实把这里当鱼塘,准备在不时之需,或者需要韭菜、私域流量的时候,来这里捞鱼。

  这个时代,许多人假装很勤奋好学,然后自我感动,结果呢?最后自我否定。

  许多人其实连社群的概念和本质都没有搞清楚,就到处咋呼。

  中国商人:社群兴起的本质是什么?它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艾勇:社群、私域化流量的概念兴起,我认为源于对流量的争抢。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当互联网巨头们跑马圈地之后,想用互联网吃碗饭的人傻眼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哪里才有我的活路?

  在这种情况下,由群主或者一个中心化的某方面意见领袖,把具有某一共同愿景诉求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能给每个人带来价值体验的小圈子,便成了一个争抢流量的手段和途径。

  这种以群主或者某方面领袖为中心的流量集中聚集载体,正是互联网巨头不屑做、无法做的事情。

  互联网巨头们玩大舞台,社群玩小众。

  当社群发展起来后,社群链接电商、支持知识付费,等等,便自然而然,而这种链接又恰恰精准地吻合社群成员的实际需求,于是群主或者社群领袖把流量变现了,社群成员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于是皆大欢喜。

  中国商人:社群发展的下阶段是什么?您认为运营社群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艾勇:微信群已经成灾赴死,微信个人号已经不堪重负,微信逐渐回归通信功能的初心,这个概念不知道你是否认同?

  当互联网社区向互联网社群发展的时候,微信、微信群成为第一阶段的载体。而当这个阶段以这种方式玩烂、玩残、玩伤的时候,社群其实需要平台建设了。

  社群平台建设的核心概念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社群运营需求,开发建设对应的社群运营平台。

  比如,自2017年起,知识付费非常热,在这种背景下,知识星球、小红圈等针对知识付费的社群运营平台上线,运营得非常好,同志们表示基本满意。

  但是,知识付费只是社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社群的运营需求通过什么来解决呢?

  还有一个问题,当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群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么,有什么平台能满足社群的不断演变、分化、升级?

4293750500.jpg

  互联网冲击了传统媒体

  社群将优化互联网营销

  中国商人:哈哈!您这样分析,我就知道您要提到商蜜平台了。商蜜平台就是您对上面这些问题思考后的结果?

  艾勇:我认为社群经济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现在进入了分化阶段,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运营组织形式。

  为什么说社群进入了分化阶段?刚才说了,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微信个人号、微信群实际上是第一阶段的社群运营工具。到第二阶段,知识星球、小红圈等平台的出现,是以某个主体为核心的社群运营阶段,就是社群运营开始有了专门针对性的平台。那下一步呢?

  要说下一步的趋势,需要回归本源。社群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是人,一批具有某方面共同诉求和愿景的人聚在一起社交,实现各自的价值诉求。因此,社群的核心本质是,你聚了谁?在干什么?

  我们再看企业主的需求变化。这几年,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不论是谁,都要求按效果付费。不管是销售成交,还是广告触达。你要给我数据明晰化、结果明确化。原来的那种满天撒花模式去做所谓的单纯品牌传播会越来越少。

  好了,你对照这种发展趋势,想想之前的媒体发展,是不是这个理?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传统媒体很厉害,横行天下。那个时候,媒体告诉企业主,说我有百万发行量。对方什么反应?哇!厉害啊,这么多的发行量对应一比三还是一比几的读者数量,那厉害!于是投广告,广告促转换。那个时代,这是正常的路径,也几乎是没有选择的路径。

  于是,做纸媒的暴富,曾经有“传媒是21世纪最后的金矿”的说法。

  这21世纪还没过完呢,结果纸媒很快不行了,为什么?互联网起来了。

  互联网解决了什么问题?效果可以精准的数据化,依据数据给企业主勾画了大致精准的读者形象。

  与纸媒的大炮轰苍蝇不同,互联网能够数据化一切需求。后来微博兴起,有了粉丝的概念,也就是受众的类型明确化,进一步将读者粉丝的脸谱精准化,包括后来公众号兴起,都是不断强化了这一效果。

  与此同时,微博、公众号更是直接解决了货品销售下单的问题,直接将售卖效果数据化。再后来各类直播火热,更是强化现场销售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企业主,你选谁?

  说个题外话,你们纸媒好多人现在还没有拐过弯来。许多媒体老总在聊天的时候,还认为是互联网造成读者流失、发行量下降,引发广告收入下滑的。大错特错,你现在就是把杂志发行量整到几百万,照样没有多少广告!为什么?你给不了数据化的结果啊!你无法直接链接读者了!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企业的广告经营人员,大家拿什么摆到桌面上说结果?

  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哪家媒体的总编还在强调内容第一,那一般都是年龄大了或者书呆子文人。为什么?你内容再好,你需要通过好平台把好内容贩卖给别人,卖个好价钱的核心概念其实是背后的读者可以直接链接,读者群可以清晰地数据化。没有好渠道平台,单纯说好文章,那是农业社会手工作坊的思路。

  社群的核心是,聚了谁?在干什么?企业主的诉求是,钱花在了谁身上?他们买了多少?

  两者核对一下,社群下一步的发展也就有了清晰了路径:给企业主提供最直观的数据:都有谁?卖没卖?谁买的?

  换句话说,社群必须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清晰地知道谁是谁,清晰地知道卖没卖,谁买了。

  而现有的微博、公众号、传统媒体等等,目前都没有完整的路径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社群,将最接地气,这也将是社群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互联网冲击了传统媒体,那么,社群将优化互联网营销。

  商会、传统媒体、公众号、区域网站、个人创业,应该快速拥抱社群,弯道超车

  中国商人:看来您是将商蜜定位为社群运营的第三阶段使用平台,那么,您认为,哪些领域应该会以社群运营为突破口?

  艾勇:这么说吧:凡是以特定群体为受众、以社交和价值为诉求的领域,都应该快速拥抱社群,利用既有平台,快速聚集目标人群,快速实现弯道超车。

  前面我们聊了,任何一个商业行为或者投资行为,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是最根本的诉求。当我投入的时候,我需要快速清晰地知道投入效果,也就是结果数据化、目标具体化。如果我们还沿用一二三齐步走的模式,去沿用传统的或者PC时代的运营套路,你根本无法在慢慢已经固化的互联网时代谋得一口饭吃。这个时候,以社群为突破口,起码你在细分市场可以分一杯羹,而且,避免被互联网巨头碾压式的连锅端。

  我们商蜜内部在筹备开发这个中国商人社群分享平台的时候,就分析了哪些领域应该尽快拥抱社群,我们的平台最适合哪些领域弯道超车。我们的结论是:商会、传统媒体、公众号、区域网站、个人创业等等领域。商蜜创始人李宇泰曾撰写了系列相关文章,详细阐述了这里面的逻辑,大家可以看看,是否认可其中的逻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商蜜作为一个社群运营工具平台,从最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呢?利用商蜜快速设立社群的同时,将社群成员清晰具体化、货品售卖渠道化了。

  不论公众号也好、网站也罢,目前都没有做到将用户的身份、职位、教育、行业等标签明确、清晰、具体化。商蜜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进入的时候,可以定向邀请,可以设置实名、职务认证,可以设置收费等门槛,用户进入社群后,用户列表内,其身份、职位、教育经历、朋友链接等一目了然,互相可以关注、互动、交友,这个我认为解决了社群的根本问题,就是在用户各项标签清晰具体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高效有价值的社交。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解决了社群第二阶段运营时后劲不足的问题。社群运营第二阶段是以知识付费为标志的,这个阶段强调的,或者其运行的核心是,以某方面的领袖为中心,实现知识付费变现。这其实和公众号异曲同工,都是以输出内容为核心,以此作为吸引受众的核心,继而以广告或者收费的方式变现。

  这个阶段这种运用模式最大的麻烦在哪里?后劲不足!内容输出需要源源不断的撰写,而且要保证质量的平稳或者提升,真是难之又难。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知识付费续费率越来越低,为什么?难以保持稳定质量的内容输出,这是个必然的逻辑问题。

  而商蜜以平台的形式设立社群,从根本设计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讲?就是中心化、去中心化并存。

  你厉害,那你一个人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同时,社群成员内部也在不断生产内容,因为都是在同一社群,具有共鸣,这样社群成员输出的内容更直达需求,互相满足,因为以内容为黏性的社交功能是商蜜平台的第一价值诉求。这样,你个人输出内容质量不稳定时,社群成员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不厉害,甚至你无法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能不能玩转社群?可以啊,你只要能把具有统一价值诉求的人群聚集起来,像前面说的,这群人自己就能互相输出内容互相满足,你只要制定规则维护好秩序就行。多厉害啊,你都成了管理者!

  商蜜解决的第二个根本问题是,货品售卖渠道化。怎么讲?就是每个人可以将自己的货品放置在一个大商城里面,每个社群作为分销商和渠道商,从大商城里代理销售适合自己社群特点的货品。这个你想想厉不厉害?是不是会非常契合每个社群的精神气质?且不扰民?当人人成为代理商的时候,产生的几何式裂变是可以预期的。而商蜜先天的设计架构,会让你清晰地知道,你的货品适合什么样的社群,谁买走了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受众特点是什么,一清二楚一目了然,这对你的产品运营改进与升级转型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而现有的微博也好、公众号也罢,等等,都是无法实现这种售卖的。

  我们还有一个最逗的设计,就是在现有的设计架构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设立社群的时候,增加最多五个板块,以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想想,这个是多么的人性化设计啊。

  中国商人:现在社群经济、私域化流量的概念炒的比较热,你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艾勇:我认为这就像把猫叫咪咪一样。社群就是流量私域化的一种载体,而流量私域化就是社群经济的一种表现方式。当然,细微处有许多差异,从大处来说,二者就是这种逻辑关系。

  这样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社群将决定未来发展空间大小,流量私域化将决定赚钱的多少。抓紧时间啊各位,利用好平台,借社群经济的大潮快速超车,稳稳当当地把钱给赚了,把事业给做大做长久了。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