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评论

是谁将顶新集团“逼”上了资本市场?

2021/03/12 16:18      公众号:GPLP(ID:gplpcn) 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经授权转自公众号:GPLP(ID:gplpcn)作者: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991年,康师傅泡面在一趟从内蒙驶向北京的火车上一“泡”成名。那次的北方列车之行可能是康师傅泡面在大陆的首次亮相。一趟列车,一桶泡面,打开了顶新国际的内地资本进程,也将魏家四兄弟送上了台湾首富的宝座。

  公开资料显示,顶新国际集团(以下简称“顶新”)成立于1958年,由彰化永靖出身的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魏应行四兄弟共同创立,旗下拥有康师傅、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品牌。

  近日,有消息称,顶新国际集团正在考虑将其内地餐饮业务进行分拆,同时赴港IPO,募资金额约8亿美元。

  成立多年都没有上市,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了顶新集团上市?

  对于拟上市这个动态,顶新集团表示:“有此规划,目前无具体进度。”

  公开资料显示,1991年的火车之旅让魏氏兄弟看到了商机,那时的魏家四兄弟正是首次试水内地失败,1.5亿元新台币的备用金已亏损过半,不过第二年,魏氏兄弟便携带800万美元来到大陆建立食品公司,首选地址设在了天津。在摸清内地消费者的喜好之后,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于1992年8月21日投入量产。据悉,上市发布第一天,一条生产线三个月的订单在24小时内全部签完。

  魏氏兄弟为什么要来内地发展,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台湾被统一挤压的很难做大。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台湾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康师傅的存在。

  实际上,康师傅刚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内地的方便面历史已有10多年,只是市场并不成熟,尤其是方便面市场质量和价值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边是质量差、一泡就软的廉价方便面,一边是是标价几元一包的进口方便面。

  康师傅则瞄准了空白的中端市场,准备做性价比高,味重料浓的方便面。

  而同在1992年进入内地的统一,先是比康师傅晚了两个星期痛失先机,后误判了内地消费者的喜好,推出了在当时看来寡淡的鲜虾口味的方便面。

  这让二者在大陆的发展开始“良莠不齐”。

  1996年2月,康师傅控股在香港上市,同年,顶新集团收购德客士,并更名为“德克士”。

  此后十余年之后,通过内地的积累,康师傅开始有了和统一抗衡的资本。

  只是2013年的台湾“黑心油”事件则让顶新集团彻底失去了在台湾市场上和统一一叫高下的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3年底到2014年,顶新集团三次卷入劣质油品事件,丑闻波及了顶新集团旗下所有品牌,这直接遭到了台湾当地消费者联合抵制,波及了下游230多家食品业者。

  与此同时,从2014年8月至2014年底,康师傅控股的股价也呈现过山车式下跌,市值从顶点1299亿港元跌至910亿港元。

  在该事件的影响下,顶新集团创始人,也是魏氏兄弟的老大魏应州辞去康师傅行政总裁一职,老三魏应充辞去味全等三家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二哥魏应州辞去台北101副董事长的职务。

  更严重的是,作为顶新、味全前董事长魏应充也被依“诈欺罪”判刑2年,直到2018年12月17日才获许假释出狱。

  2017年1月1日,顶新集团最终将台湾康师傅解散。对此,顶新集团公共事务室负责人表示,2014年爆发油品事件后,台湾已不再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因此,台湾康师傅基本上已无任何实质营运业务,董事会决定依法办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

  经此一役之后,无论在康师傅控股还是在顶新集团内部,都开始了推动职业经理人变革。

  与此同时,在近乎“清仓式”退出台湾市场后,大陆成顶新集团的唯一后盾和全身而退的最佳选择。此后顶新集团便专注大陆市场,开始强调旗下品牌的本土化属性。

  2019年,康师傅CEO韦俊贤在与两位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谈话的时候再一次表明了,短期不扩张版图,聚焦现有的内地市场。

  韦俊贤说:“很多中国企业都在进行全球扩张,但康师傅非常务实——我们的重点是中国、中国,还是中国。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们身处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文化很有地方特色。我把中国当作一个大洲来看,在这里取得成功就意味着赢得了一个巨大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地则成为顶新集团发展的起点,与此同时,为了让推动职业经理人改革,顶新集团必须要上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顶新集团也是同样如此,其旗下两大主将,康师傅及全家各有忧患。

  曾经,一碗经典的红烧牛肉面,为康师傅带来了十余年的高枕无忧和飞速发展。

  然而,康师傅自从2014年之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

  据康师傅控股财报显示,从2014年至2019年,康师傅录得收益分别为631.70亿元、572.78亿元、555.79亿元、589.54亿元、606.86亿元、619.78亿元。

  来源:康师傅控股2019年年报

  2019年财报显示,康师傅全年毛利率为31.88%,和2015年几乎持平。

  如今的康师傅控股旗下只有两大业务:方便面和饮料,然而,目前这两个业务一个有所下滑,一个则是停滞不前。

  2019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毛利同比下降1.22%,饮料业务较2016年持平,2017年和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

  来源:康师傅控股2019年年报

  这跟方便面市场面临萎缩及竞争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至今,外卖行业和自热食品行业先后打击着方便面市场。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自热食品的市场规模达35亿元,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自热食品的销量迎来新一波爆发式增长,规模将达到42亿元。

  与此同时,近五年的方便面市场中,只有高端产品维持着正向增长,其余都在萎缩——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方便面产量呈下滑趋势,2019年中国方便面产量为573.3万吨,较2018年减少了126.2万吨,同比减少18.04%。

  面对这个市场,魏氏兄弟及职业经理人逐渐力不从心,于是2018年年末,康师傅内部开始了新一轮权利的更迭。

  2018年12月20日晚,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自2019年1月1日起,魏应州决定退休,正式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职务,其长子魏宏名将成为新任董事会主席,三子魏宏丞为新任执行董事。

  康师傅增长停滞,“全家”便利店也陷入续约纠纷。

  2019年5月20日,日本全家便利店单方面宣布与顶新集团终止合作、并将其告上开曼群岛法院,要求顶新方面放弃在内地全家合资公司中持有的近60%股份。据悉,起诉缘由系日本全家认为,顶新集团有7个月未缴纳授权费,并试图谈判将授权费比例从销售额的1%降至0.3%。

  然而,经由顶新集团向法院出示文件证明日本全家收取的权利金比其他商超品牌高出三倍,顶新集团方面并未违约后,法院宣判日本全家败诉。

  由于看好外资便利店市场,顶新集团在2000年左右签署了20年的品牌授权合约,共同在中国市场开设全家便利店。2004年,第一家全家便利店在上海开业。以上海全家便利母公司“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于2004年注册时间推算,双方的品牌合作授权即将到期。

  截止2020年上半年,大陆总店数为2856家,停止授权意味着所有门店都要改名。虽然日本全家败诉了,但即将到期的授权确实摆在顶新集团的一大难题。

  面对规模停滞的康师傅和深陷纠纷的全家便利店,此时烦恼的顶新集团显然需要新的增长点。

  德克士能够成为顶新集团的新的增长点吗?

  面对这个重任,德克士表示有点压力——上有劲敌,下有追兵,如今的德克士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公开资料显示,排在德克士前面的分别是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下你就明白原因了吧。

  1996年收购德克士之后,顶新集团急于复制肯德基的成功,于是将德克士迅速推向一线城市,从产品到选址都紧跟肯德基之后,然而没有丰富中国市场经验的德克士在租金飙升的一线城市面前最终以亏损收场。1998年,德克士包罚款大规模关店潮并退出一线市场,转身下沉二、三线城市,寻求差异化竞争。

  2015年,德克士通过升级门店的方式重返一线城市。为此也先后在上海推出了“舒食”概念店和无人智慧餐厅等。

  但同肯德基和麦当劳相比,德克士的加盟问题一直被“诟病”。不同于麦当劳200万的加盟费,德克士的加盟费仅20万元。低门槛导致加盟店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很多门店常因服务和品控问题遭到消费者投诉。

  同时,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下沉计划也在制定和实施中。肯德基直接下沉到县级市场,2020年8月,肯德基“小镇模式”首店落户河南封丘县。而麦当劳更是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45%的餐厅位于三、四线城市。

  上游攻不上去,而在下游,德克士也是面临后来者的激烈竞争——截止目前,下沉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华莱士的门店数量高达一万家,其他如“叫了只炸鸡”的门店数在5000家左右,汉堡王也达到了1000家。

  对此,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德克士也只能选择继续扩张。根据极海品牌监测平台数据,截止2021年1月初,德克士门店总数最多的是四线城市为453家,新一线城市门店总量仅次于四线城市为430家。

  然而,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一线城市的巨额租金和经营成本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作为德克士的母公司,顶新集团为了发展新业务,上市也是一个必由之路。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