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评论

雷军喜提自动驾驶大牛

2024/05/24 18:36      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 贾浩楠  


   车圈、自动驾驶圈,今日曝出了重量级人才转会。

  一方是流量销量“双骑绝尘”的小米汽车

  另一方则是原图森联合创始人、图森中国CTO王乃岩

  这也是小米造车以来,招募的首位自动驾驶技术大牛、世界级AI科学家。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小米得到王乃岩这样的自动驾驶大将,带动的将是整个自动驾驶团队更上一层楼。

  01、王乃岩转投小米汽车

  智能车参考获悉,王乃岩在今年3月从图森未来离职,当时图森已经因故暂停了各种研发和活动,运营停摆,团队外散。

  其后王乃岩的名字,出现在自动驾驶明星公司、主机厂、创投的追逐名单中。

  最终小米成功逐鹿中原,得到了王乃岩。

  36Kr*曝光了这则转会消息,智能车参考也从其他接近王乃岩的渠道,证实了他入职小米汽车的进展。

  目前王乃岩在小米的具体职位没有透露,但王乃岩加入后,直接向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整体负责人叶航军汇报。

  王乃岩的情况,我们之前已经详细介绍过。

  概况起来就是:天才少年,算法大牛,世界级AI科学家。

  王乃岩本科保送浙大,后来又直博港科大。据说最早是凭借对摄影的兴趣“入坑”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一发不可收拾。

  博士期间,王乃岩的paper发遍了几乎所有计算机和机器学习顶会,曾被称为是“深度学习应用于目标追踪领域全球*人”。

  同时他还是开源深度学习框架 MXNet 联合创始人和核心开发者——该框架另一位知名创始人就是AI大神李沐,之前在亚马逊,现在也投身创业了。*波AI浪潮的时候,小米创始人雷军还微博透露过,与李沐有过深度的交流。

  说回王乃岩,2015年博士一毕业就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图森未来团队,title是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算法团队。

  后来图森经历一系列波折,事实上形成了中国北美两个团队并行的状况,北美由侯晓迪黄泽铧领导,中国业务则由王乃岩(任CTO)和郝佳男分别主管算法和工程。

  图森中国的后期,除了一直在做的L4业务,重点转向落地场景明确的L2+/L3智能卡车,这条业务线同样是由王乃岩负责。

  所以王乃岩在自动驾驶圈的过人之处可以总结出这几点:

  年少成名,求学阶段就有影响AI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

  图森未来的核心创始团队,不但“坐过火箭”,还是掌舵人之一。

  能带团队有管理经验,L4无人驾驶和L2+智能驾驶,都有研发经历。

  长期主管中国业务,工程量产上也积累了相应经验。

  以及最重要的,他还是行业内较为稀缺的自动驾驶算法专家

  还有一个特点是十分年轻,90后。

  所以,王乃岩*算是自动驾驶圈技术、管理、工程能力都很出色的稀缺人才。

  实际上,他也是小米造车以来,在自动驾驶领域引入的世界级AI科学家、自动驾驶算法大牛。

  这对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毕竟对于小米来说,造车有从吉利请来的胡峥楠,组织运营有北汽来的于立国,座舱、生态有老将叶航军。

  这次终于在最关键的自动驾驶上,补齐了技术实力和资历影响都匹配的关键负责人。

  02、王乃岩能给小米带来什么?

  王乃岩加入小米的具体职位没有透露,但能从爆料消息中合理推测一二。

  比如王乃岩直接向叶航军汇报,他是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业务总负责。

  叶航军是小米老将,也是小米汽车创始核心团队之一。不过他之前的职业经历更偏向智能生态,是小爱同学的主要负责人。

  这说明王乃岩的职位或职责角色,很可能是自动驾驶技术团队的一号位。而一旦王乃岩加盟,其吸引力能帮助小米更快获得久经考验的自动驾驶团队和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一旦获得一将,千军也就自然而然了。

  实际上,小米汽车对自动驾驶的重视,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刚宣布造车,小米就收购了一家创业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并以此为班底,搭建了最初的自动驾驶团队。深动创始团队出自微软亚研院,从收购完成时双方释放出的信息来看,DeepMotion的技术优势当时偏重高精地图路线,并不适宜目前NOA落地开城的“竞速赛”。

  这从目前小米汽车城市NOA的进展也能看出一二。前两天雷军直播,提到“5月底城市NOA会先开10城”,下半年逐渐扩大范围。

  而“头部”自动驾驶玩家,比如华为、小鹏、极越等等,已经量产推送了“有路就能开”的NOA功能。

  小米汽车的进度不算*,与雷军的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所以王乃岩加入小米汽车,短期带来最重要的改变可能是整合团队,或许能尽快帮助完成技术路线向“轻地图重感知”转变,在今年的NOA落地“淘汰赛”中不致落后,甚至短期内跑进头部阵营。

  长期来看,王乃岩的职责可能更加重要。因为有图转向轻图甚至是无图,一句“重感知”背后,是整个技术体系从模块化的、规则驱动转向端到端、数据驱动

  小米汽车招募王乃岩,可能更大的期望是建立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包括算法研发、基础设施、数据闭环、人才团队等等。

  端到端技术体系的特征决定了它的门槛极高,仅算力建设这一项,每年就需要10亿级成本投入。所以以往自动驾驶公司给车企卖软件这样的商业模式,很难支撑起端到端的研发。

  换句话说,端到端越往后发展,就越只有巨头玩家才玩得起。而巨头们也只有放弃幻想亲自下场,才有可能在智能化内卷中保持*。

  小米当然是这样资金、资源都不缺的巨头。

  所以王乃岩这样的技术大牛回归车企,是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好事。

  这一定程度上在体现智能车浪潮的新阶段趋势——供应商洗牌,头部格局出现,有能力的主机厂进一步加码自研。

  另外,王乃岩之后,图森未来的创始团队基本已经散成满天星:

  侯晓迪继续创业L4自动驾驶卡车bot.auto,黄泽铧的零一智卡造车开启交付,王乃岩则被小米收入麾下。

  都在持续推动自动驾驶进步。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