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

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是梦想吗?

2017/04/14 14:04      亿欧 张陈勇  数字人免费试用


  近日,京东董事长刘强东宣布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这是继京东家电专卖店后第三个线下合作项目,另外还有一个线上线下融合项目在秘密筹备。

  线上线下融合被认为是未来趋势,便利店空间小,与消费者距离近,电商平台空间无限,与消费者距离远,两者正好互补。在大卖场和百货关店潮下,唯独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复合增长速度17%,所以互联网与便利店融合一直是创业投资热点,仅仅在北京,就出现了全时、爱便利、邻家、快捷健、便利蜂、爱鲜蜂和正大优鲜等新便利店品牌,而且都有线上线下融合概念。

  电商平台如何整合便利店,也有过很多尝试,但目前基本没有公认成功案例,京东宣布进军便利店结果如何,目前难以下定论。笔者参与过某电商平台的便利店项目,感受颇多,本文总结分析电商平台整合便利店有哪些坑。

  电商整合便利店的5个方式

  目前电商平台整合便利店,大概有5个方式,分别是:

  1、线上为线下引流: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店员拣货门店商品,快速送货上门。

  2、线下为线上引流:便利店承担代购功能,消费者可在便利店订购电商平台商品,送货到门店,消费者提货。

  3、线上为线下供货:便利店在线上下单,电商平台送货给便利店,便利店陈列销售。

  4、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替代配送站功能。

  5、品牌背书: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品牌背书,提高小店信任度,同时电商平台通过小店,影响小店周围的消费者。

  线上为线下引流

  关于线上为线下引流,不仅大型电商平台有尝试,各种创业公司也在这个方向奋进,比如爱鲜蜂就为小店提供快送工具,消费者在爱鲜蜂APP下单,小店送货上门。爱鲜蜂曾获得超过1亿美金融资,但前段时间传出裁员,传出被惠民网收购的消息。

  在送货上门方面,由于便利店商品少,价格高,很难与电商平台竞争。笔者认为便利店送货上门最大的问题是便利店商品太少,消费者选择空间有限,所以客单价低,通常便利店客单价只有10-20元,而大卖场客单价80-150元,两者差距较大。

  从便利店拣货,送货上门,来回15分钟,人力成本5元左右,如果便利店毛利率25%,则最少20元客单价才够配送成本。所以,如果考虑到其他成本,客单价最少50元以上才能盈亏平衡,但消费者很难在便利店筹够50元的商品。

  目前饿了吗、美团外卖、淘宝到家等都有商超频道,个体超市很容易入驻这些平台,少部分愿意付送货费,享受送货上门的消费者被这几大平台瓜分。整合存量便利店送货上门,这事难以成为独立项目,难与综合平台竞争。

  线下为线上引流

  线下为线上引流最常见的做法是在门店放一台触摸屏的网购设备,消费者可在此设备下单,送货到门店后消费者提货。

  现实的尴尬是很少有消费者用触摸屏网购设备,因为基本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每家都有电脑或者平板,为什么要到门店用陌生的触摸屏下单了,这类需求实在太少了。

  把便利店作为提货点这事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指定提货点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提货点,三通一达的快递员已经发展了众多提货点,这些提货点包含超市、物业、门岗和各种小店,并非某电商平台确立某超市是提货点,它就变成了提货点,要同时改变消费者提货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

  线上为线下供货

  个体便利店的痛点并不在进货,快消商品流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各种大小经销商,批发商都在为小店服务。

  在很多行业,并非规模大就有竞争力,为什么个体超市远远多于连锁超市,规模不经济的现象随处可见。京东要为小店供货,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1、京东的仓库距离个体超市远,从总仓到站点,在从站点到个体超市,这个链条太长,其成本高于专业经销商。连锁便利店的商品从入仓到送店,成本占货值3%左右,而京东商城的自营B2C成本是12%,连锁便利店都是区域为王,在一个区域高密度开店,门店所有商品都从区域总仓进货,高密度和稳定需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而京东整合的便利店密度不高而且不能独占供货,所以其供货成本很难降低。

  如果小店从京东进货,只选择价格有优势的商品,那么配送量不稳定,这就很难做配送线路规划,可能造成小店体验不好,因为不知道何时到货。

  2、京东商城的商品用于零售,原则的先进先出,经销商的商品是供货,是快进快出,京东的商品周转要40-60天,而经销商的商品周转只要5-10天,所以保质期和对毛利的要求两者不同,同样一笔资金批发商一年可周转70次,而京东只能周转7次,经销商只需要京东1/10的毛利率就能赚同样的毛利,而且经销商商品的保质期平均比京东新35-55天,所以直接用京东商城的商品与经销商竞争,处于劣势。

  3、个体超市不是一般纳税人,不需要增值税票,在税务成本上流通市场比KA市场成本更低。品牌商把渠道分为KA市场,流通市场和特色市场,KA市场指大卖场电商平台等大客户、流通市场指批发市场,个体小店等商家,特殊市场指KTV、医院和团购等。品牌商对三大市场的策略不同,KA市场供货稳定,有专款促销商品和市场费用支持,流通市场是现金结算,快进快出,如果电商平台把KA市场的特供商品放到流通市场,就形成串货,这是品牌商的大忌,可能因此停止合作。

  4、个体小店经营很灵活,其系统只管理商品价格,而不管理商品库存,订货可能通过电话下单,经销商有业务员上门服务,帮助小店理货,下单,经销商承担了资金池、推新品、铺货、退货和服务等功能,业务员要和小店店主建立关系,要帮小店解决问题,抢占黄金陈列位置。个体小店的灵活,决定需要灵活的对接,而这些都是京东很难做到的。

  便利店成为配送站点

  便利店成为电商平台的配送站点也比较难,电商的配送时效与便利店的配送时效很难同步,京东在上海,50个站点就能覆盖全上海,如果用便利店代替站点,可能需要500个便利店,虽然最后一公里距离消费者更近,但总仓到站点的工作量增大了,而且如果便利店要配送的订单太多,那么便利店需要更大的面积,更多的人手,而便利店的成本远高于配送站点的成本,并且爆仓的时候,一定会影响便利店的正常经营。

  品牌背书

  最后说说品牌背书,笔者觉得把京东的招牌放到个体小店,其实是对品牌价值的伤害。小店的形象太随意,商品质量和服务都很难管控,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假货现象严重,如果挂京东招牌的小店出现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媒体报道传播,这对京东是伤害。

  突破口畅想

  便利店是成熟的零售业态,它在人流大的地方能满足即时购物需求,在医院、学校之类封闭场所也有价值。要把便利店与互联网融合,要克服很多困难,并不容易。

  笔者认为随着近距离快送兴起,社区便利店会受到类似盒马鲜生这类新零售业态的冲击。以前便利店满足便利购物需求,大卖场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两者泾渭分明。现在,盒马鲜生倡导小包装新鲜快送,30分钟达到,其便利性已经不弱于便利店,毕竟从家到便利店购物,整个过程也要20-30分钟时间。便利店一旦丧失便利的优势,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便利店在未来,会面对重塑和新价值挖掘的问题。

  便利店要突破,要与互联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电商平台,而是从场景角度思考,重构新零售业态。

  比如笔者在前文“家乐福、沃尔玛会被网上超市吃掉吗?”中提到便利店重构思路,把此段节录如下,抛砖引玉。

  本套思路也是“重构”,网上超市与便利店(主营生鲜+水果+冻品)融合重构,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消费者用APP在网上超市购物,可在便利店(生鲜店)取货,但不仅是把生鲜店变成网上超市的取货点,而是两种业态深度融合,具体解释如下:

  生鲜店布局及货架改造,四周靠墙货架顶部(1.7米-1.9米)留出网购订单的存放和宣传处,这样不占用生鲜摆放,而且有比较显眼的宣传效果;

  生鲜店为线上引流,网上超市APP可预订生鲜店现场售卖的商品,第一天预订,第二天根据预定订单选商品,结账时可享受折扣。预定能降低耗损,提升销售额,这是折扣让利来源,这样做主要是为APP引流,吸引生鲜店的顾客使用APP,预定水果同时可下单网上超市任何商品(对于门店的折扣损失,网上超市节省的流量和配送成本可适当补贴线下);

  网上超市订单包装改变,放弃一次性纸箱,用塑料箱装商品,每个订单商品放到一个塑料箱中,每天集中配送到生鲜店,顾客取货时,打开塑料箱,用塑料袋装商品交给顾客。第二天总仓送货到门店时,回收塑料箱。这样做不仅顾客体验更好,还能节省包装成本,仓库直接到门店,少了一次分拣过程,对商品保护也更好。

  放商品的塑料箱用封条封口,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减少清点交接过程,每个塑料箱都有编号,塑料箱的状态,所放商品对应订单,都在系统中有记录,更精准更省人力;(目前网购纸箱包裹由于一次性使用,所以难以使用芯片(RFID)感应技术,分拣和交接效率低,准确度低)

  仓库到门店集中配送,假如某门店今天有30个订单,在仓库配货30个订单,集中送货到门店,和传统网上超市配送相比,等于减少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商品到生鲜店后,APP有消息提醒,消费者可选择到门店自提,或者另外付3元等门店集中送货到户,或者另外付5元让门店精确预约时间送货到户,网上超市与生鲜店结合,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送货需求;(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网购订单都没有真正做到送货到户)

  为什么选择生鲜店与网上超市结合?

  一是因为大众生鲜商品网上超市很难经营,线上线下经营商品不会冲突。

  二是水果生鲜才是消费者最高频的购物需求,如果消费者到大卖场购买生鲜水果,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也会购买超市其它商品,这样消费者在网上超市购物的可能性会降低,“生鲜店+网上超市”能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消费需求;

  生鲜店和网上超市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消费者到生鲜店取包裹时,也会为生鲜店带来客流,生鲜店本身的客流能转化成网上超市的顾客。

  生鲜店现场销售的商品,可以通过总仓配送补货,和网购订单一起送到门店,这能降低生鲜店进货成本。

  总结这套思路,是网上超市与生鲜店融合重构,降低流量成本和履单成本,提升顾客体验,也能为生鲜店带来客流,二者结合形成闭环,基本满足家庭所有日常消费。

  以上思路想法仅供参考。

  作者张陈勇,亿欧专栏作者;微信:zcyshow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