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对话乐视手机资深在职员工:危机与希望

2017/08/12 17:36      中国网   数字人免费试用


  随着资金危机加剧,供应商上门讨债、工资迟发与补发、贾跃亭赴港融资、乐视手机业务存废……乐视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媒体的跟踪报道。然而,曾经帮助乐视触达行业制高点的手机业务,究竟为何从巅峰急转直下,现在的乐视手机还有没有希望东山再起?

  “现在整个手机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但是整体建制完整,战斗力充沛。优化比例其实远低于外界传言的80%,网点和售后在积极恢复中。对于新品,会在解决债务问题等问题后在选择时机推出。”近日,一位在乐视工作多年,至今还在负责手机业务的中层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他奋斗着的、问题重重的手机业务,仍然信心满满。

  乐视手机是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构造的乐视七大子生态之一,曾经是乐视移动逆袭战略的急先锋。“不到两年时间,乐视手机销量达到2000万,成为手机行业十强。”这位中层员工不无自豪的说。

  不过,这个被认为最具竞争力的业务,成为乐视资金危机的爆发点。一位乐视离职中层员工向澎湃新闻爆料称,乐视移动欠款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定价,二是资金挪用,三是区域销售和回款问题。

  前述乐视移动在职中层员工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由于工资和补偿金迟发问题,有一些员工对公司有怨言,这无可厚非。但是乐视移动资金困难和供应商欠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方面有战略步伐过快,管理问题突出,资金风控不严等。

  该员工解释说:“定价问题其实是生态模式决定的,如果生态战略良性发展,做到一定规模后,成本会降低,扭亏为盈是有机会的。至于资金挪用一说,纯属无稽之谈,生态公司之间财务流转都有严格规章制度和流程,在法律规程内行事。而区域销售和汇款问题,有专门的团队监督负责。”

  该员工还对记者表示,澎湃新闻的报道只是采访了个别乐视离职员工,充满个人情绪宣泄和臆测虚构,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希望公司能够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据了解,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新任乐视移动CEO阿木和乐视移动COO李智勇等,充分认识到此前公司战略节奏和管理团队存在的问题。持续进行第二阶段战略调整,降低费用支出,聚焦核心客户,调整业务经营模式,务实保障既有客户的内容运营与售后服务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同时,乐视移动已经逐步落实严格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平衡企业盈利与客户体验为导向,实现业务健康经营。

  以下为记者与乐视资深在职员工对话全文:

  记者:乐视做手机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当时乐视已经在网络视频、内容分发和智能电视等领域取得成功,又赶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口,手机业务成为战略选择。乐视希望依托生态内容优势,依托大屏优势,进一步向移动端进军,抢占移动端入口,进而形成多屏共赢的局面。

  实际上,对乐视来说当时万事俱备。乐视在内容、云计算方面的布局,能够很好的支撑移动端系统和服务的输出;在人才布局方面,乐视老将梁军拥有联想手机业务的产研经验,冯幸曾经操盘联想手机成为国内前三,马麟主导的手机操作系统甚至成为小米学习的榜样,此外,乐视还吸纳了包括联想董志升、小米杨大伟,以及华为、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的一大批人才。

  乐视手机业务前期很多工作都是由乐视控股、乐视致新和乐视网来支持,包括研发、销售、市场、海外等多个部门的核心人员,甚至直接是从这些公司派遣。手机业务逐步形成冯幸负责市场整体操盘,梁军负责产品、研发和供应链,马麟负责EUI,张志伟负责LePar的业务体系。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乐视控股对手机业务的支持始终存在。比如,手机的电视广告、新媒体推广、户外广告、机场广告等,都是由乐视控股来投放,费用也是来源于控股。

  “正是因为乐视生态的协同配合,才让手机在很短的时间迅速崛起。不到两年时间,乐视手机销量达到2000万,成为手机行业十强。”

  记者:乐视手机为乐视体系带来了什么价值?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手机是频次很高的消费产品,一方面,乐视手机销量的增长,为乐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还为乐视视频带来了移动端的大量日活跃用户的增长。另一方面,乐视手机实际上让乐视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为乐视各个生态的内容和产品推广,增加了有力的渠道。

  记者:有乐视离职员工向媒体爆料,乐视移动欠款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定价,二是资金挪用,三是区域销售和回款问题。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乐视移动的资金问题,以及供应商的欠款?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这一说法并不客观。由于工资和补偿金迟发问题,有一些员工对公司有怨言,这无可厚非。但是乐视移动资金困难和供应商欠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方面有战略步伐过快,管理问题突出,资金风控不严等。

  关于定价问题,其实是生态模式决定的,如果生态战略良性发展,做到一定规模后,成本会降低,扭亏为营是有机会的。实际上,乐1s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乐视手机硬件、软件和内容的相互支撑,很多用户已经开始对生态手机有了全新的认识。至于资金挪用一说,纯属无稽之谈,生态公司之间财务流转都有严格规章制度和流程,在法律规程内行事。而区域销售和回款问题,有专门的团队监督负责。”

  我不知道是哪位前同事对乐视移动的问题,有这么粗暴的归纳。我觉得乐视移动今天的问题,不仅有贾总管理问题,财务的风控问题,乐视移动具体执行团队,包括冯总、梁总等,都要对乐视移动的问题承担责任。我们每一级管理人员都要为自己在工作中的疏漏,承担责任。举个例子,乐视移动的用户数拓展非常快,如果小屏运营能够及时跟上,小屏商业化能够及时做出贡献,乐视移动能够有更多收入,那么,在硬件上的亏损是很可能被填补的,所以,我认为,乐视移动尚未真正发挥出小屏生态的价值,更没有充分利用好乐视大生态的价值。

  记者:乐视移动团队现在主要在做什么?乐视手机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么?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目前,贾总、阿木(乐视移动代CEO)和李智勇(乐视移动COO)等领导,充分认识到此前公司战略节奏和管理团队存在的问题。持续进行第二阶段战略调整,降低成本支出,聚焦核心客户,调整业务经营模式,务实保障既有客户的内容运营与售后服务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同时,乐视移动已经逐步落实严格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平衡企业盈利与客户体验为导向,实现业务健康运转。

  我觉得乐视全力解决好目前的债务问题,逐步修复供应商在内的合作伙伴的信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我觉得乐视手机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一直不错,还有高执行力的团队,产品研发方面还有很强的实力,品牌也还有很大的价值和号召力,东山再起是有机会的。

  记者:乐视移动裁员比例是多少,是否会进行破产或者重组?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破产的说法我没有听说过。不过,今年以来,整个手机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但是建制完整,战斗力充沛。人员优化为战略落实的一部分,属于正常调整。实际上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多,远低于80%的比例。

  在这一轮大浪淘沙中,员工和公司之间也是双向选择,但我相信留下的绝大部分员工,对乐视、对贾总、对未来都是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的,愿意同甘共苦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心态,我相信他们内心也会很难受的吧。当然,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即便从乐视离职,也不应该像那位中层一样,有失偏颇地去讨论公司的情况吧。

  问:这一轮乐视遇到的资金链危机,回过头来看,你有怎样的心得和感悟?您如何评价贾跃亭这个人?

  乐视资深在职员工:创业不易,乐视手机曾经有非常好的机会,用户非常高端,用户价值很大。但是由于生态战略整体扩张过快带来的问题,由于管理不善和财务管控不利,引发了很大的问题,这对乐视,对很多创业者都是惨痛的教训。

  希望贾总和公司高管,能够更清晰的认识问题,更快速的纠正偏颇,解决当下遗留问题,带领我们再次创造新的成绩。即使是今天,我始终认为乐视倡导的生态模式,代表着未来的一个方向。乐视所采取的生态手机的模式,也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贾总是一个梦想家,他有很大的野心,他用于创新,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而且从网络视频、内容、电视、手机等很多业务来看,他成功了。不过他的核心重点是制定战略,是对前沿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预判,对产品的精益求精,但是他在管理和财务方面过度相信他的职业经理人们,可能他在这一次危机中能够吸取教训。直白地讲,之前也看到有个在职员工对媒体说了一些内容,我认为有些信息是我们在职员工公认的,比如他指出乐视的管理问题一定要改善,我深以为然。当然,我认为,管理的问题是可以改善的,并不是不能改善的,所以,如果贾总要东山再起的话,重点要将让管理跟得上业务的发展。

  实际上,在贾总设计的生态中,各个生态之间的化反,能够让各业务彼此促进。比如,乐视云为手机、电视的内容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手机为影视内容提供了快捷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电视提供了大屏互联网入口;乐视商城成为智能终端和生态产品的重要渠道;乐视影业为手机、电视、PC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支撑;而乐视汽车,不仅可以将乐视云、乐视软件和生态服务进行输出,还为城市交通带来绿色健康的理念和实践。

  贾总非常看重年轻人的思维,年轻人的创新,在他的建议下,集团层面的总裁会,每次都会邀请1-2名有想法,有创新的90后员工来参加,从而听取年轻用户对公司战略,运营和产品的看法,提升决策的质量。同时,在贾总鼓励下,公司内部还出现了不少90后主导的成功项目。

  贾总对待员工非常慷慨、大方,而且非常平易近人。不用提贾总将自己的股份给全员发放。就拿贾总日常就可以看出其随和的一面,“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他自己吃饭一直都在地下食堂,宴请客人也是在地下餐厅,孙宏斌就公开说过跟老贾在地下餐厅吃了一碗又一碗的面条,还打趣说多亏他喜欢吃面条。”

  我绝对会相信贾总会尽责到底,他在公开渠道做过承诺,也在公司多个会议上跟大家说过,而且他也在实际践行着这件事。8月10日公司解决工资和赔偿金问题的资金,就是贾总到香港之后,以个人名义获得的借款。实际上,供应商的欠款问题,贾总也一直很关心,并责成阿木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对可行性方案进行沟通协调,有望于近期解决。

  贾总和乐视为用户提供了很好的产品,也颠覆了行业的很多潜规则,成为行业的公敌,即使到今天,他的创新和颠覆意识,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人都相信“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传统思维,但是我觉得,创业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前有史玉柱在内的众多触底反弹的案例,我觉得贾总和乐视还有机会。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