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

预估减负至少6000亿,老板们缓了一口气

2020/02/20 16:34      投资界 谢周  


  国务院发布的减负大礼包,终于将压在中小企业心头的社保从缓征改成了减免。

  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其中引起各家企业广泛关注的一条是中小微企业2月到6月免征三项社保费用。具体来看,会议确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湖北省从2月到6月可对各类参保企业实行免征。

  同时,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

  阶段性减免社保费,预估减负至少6000亿元

  此前,魅KTV创始人吴海曾撰文谈到疫情下中小微企业困境,指出社保缓交并不是“治本”的方法,呼吁真正“解渴”的政策。“缓交6个月,经济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恢复,但企业的业绩肯定会受影响。6个月以后,可能面对的是交一大笔钱,同样会‘死掉’。”

  如今,相关部门对于社保的态度,终于从缓缴变成了减免,体现在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中,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湖北省从2月到6月可对各类参保企业实行免征。同时,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实施上述政策,充分考虑了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等情况,可以确保养老金等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突出抓好稳就业这一“六稳”的首要任务。抓紧出台科学分类、切合实际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南,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复工复产条件,取消不必要的保证金。加快落实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通过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等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除疫情严重和扩散风险高的地区外,对限制劳动者返岗的不合理规定要坚决纠正。结合脱贫攻坚和当地建设等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抓紧制定高校毕业生延期录用报到方案,加大网上招聘力度。支持企业适应群众线上消费需求增加灵活就业岗位。个体工商户是重要就业主体,要抓紧研究出台支持政策。

  三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此次举措的扶持力度有多大?中金公司指出,当前政策阶段性减免了养老等三险、延缓了公积金,相当于人工成本阶段性降为员工工资1.09倍,预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为企业减负约6000~7000亿元。

  各地社保扶持措施汇总

  实际上,自疫情发生后,苏州、上海等地就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驰援,意图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共抗时艰。

  2月2日,苏州发布“苏十条”,率先提出稳定职工队伍具体措施。其中,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政策执行期限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同时,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经批准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

  苏州之后,上海也在第一时间发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等举措,其中,仅推迟3个月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一项,就将为企业减负超百亿元。

  北京则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一次性社保补贴,将1月、2月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对于旅游、住宿、餐饮、会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文艺演出、影视剧院、冰雪体育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

  广东对于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无法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缴费,期间不加收滞纳金。

  四川也在近日打出援企组合拳,社保最长可延缓到疫情解除后九个月内缴费。其中包括,将社会保险申报缴费期延长到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参保企业,最长可延缓到疫情解除后九个月内缴费;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继续执行16%的费率,缴费基数下限过渡比例仍执行50%等。

  疫情来势汹汹,企业生存不易,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通过对国内6422家中小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86.46%的中小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但在防控疫情与恢复生产的摇摆平衡中,各地都在尽最大力度为成本做减法,也许这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最大照顾。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相关阅读